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比特幣顯示卡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好的顯卡,能讓 3D 遊戲更加真實; 對於礦工而言,顯卡是他們廝殺的必備武器,每一次揮舞,都風聲獵獵 
絕對的算力,意味著絕對的權力。
回溯比特幣歷史,2013 年 1 月 3 日第一批 ASIC 礦機樣機問世,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在此之前,比特幣「挖礦」還處在親民狀態,每個人都可以用 CPU 挖掘比特幣,礦工還處於小作坊作業的階段。
ASIC 礦機之後,整個比特幣世界算力上漲,個人電腦很難介入,職業的礦工,專業的礦池開始出現,並漸成壟斷之態。
在「量子學派」近日的文章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將比特幣視為一家公司,中本聰是個不問世事的 CEO,比特幣代碼管理者(比特幣核)是 CTO,掌握著公司技術以及產品迭代,掌握算力的礦工則是 COO,掌控著公司運營渠道。
由於中國礦工的活躍,一度控制了比特幣 70%的算力,CTO 和 COO 間的權力之爭日益激烈,比特幣原有的去中心化被打破。
而比特幣價格暴漲,礦工成為比特幣產業鏈條底層,也是最重要最暴利的一環。而隨著比特幣減半,礦工們壓力更大,算力升級要求更高。
按照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每四年減半一次,第一次減半,淘汰了 20% 的計算機; 2016 年的第二次減半,估計有 25% 的計算機被淘汰。
不止比特幣,其他加密貨幣,也需要「挖礦」,算力之爭不斷升級擴大。
世界兩大顯卡生產商,ATI(AMD 的子公司和品牌)和 NVIDIA,在礦工瘋狂掃貨下,不僅價格上漲,甚至出現庫存告急,徹底斷貨的現象。
而遊戲玩家們,甚至會在二手市場上,買到礦工們 24 小時高溫蹂躪過的千瘡百孔的顯卡,一片怨聲哀悼。
據 IT 之家報導,NVIDIA 已經向礦工設計了專門的挖礦卡,保修期為 90 天,不能玩主流遊戲,試圖杜絕二手礦卡流通至遊戲市場的可能。
在這場顯卡之戰中,恐怕兩大顯卡生產商才是最大贏家。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比特幣 挖礦原理

被忽略。

只要這個block被大部分的電腦接受,成為主要的版本,
就表示礦工
中本聰把通過消耗CPU的電力和時間來產生比特幣,比喻成金礦消耗資源將黃金注入經濟。 比特幣的挖礦與節點軟體主要是透過對等網路數位簽章互動式證明系統來進行發起零知識證明與驗證交易。
每一個網路節點向網路進行廣播交易,這些廣播出來的交易在經過礦工(在網路上的電腦)驗證後,礦工用自己的工作證明結果來表達確認,確認後的交易會被打包到資料塊中,資料塊會串起來形成連續的資料塊鏈。中本聰本人設計了第一版的比特幣挖礦程式,[1]這一程式隨後被開發為廣泛使用的第一代挖礦軟體Bitcoin,這一代軟體從2009年到2010年中旬都比較流行。
每一個比特幣的節點都會收集所有尚未確認的交易,並將其歸集到一個資料塊中,礦工節點會附加一個隨機調整數,並計算前一個資料塊的SHA-256雜湊運算值。挖礦節點不斷重複進行嘗試,直到它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使得產生的雜湊值低於某個特定的目標。

由於雜湊運算是不可逆的,尋找到符合要求的隨機調整數非常困難,需要一個可以預計總次數的不斷試錯過程。這時,工作量證明機制就發揮作用了。當一個節點找到了符合要求的解,那麼它就可以向全網廣播自己的結果。其他節點就可以接收這個新解出來的資料塊,並檢驗其是否符合規則。如果其他節點通過計算雜湊值發現確實滿足要求(比特幣要求的運算目標),那麼該資料塊有效,其他的節點就會接受該資料塊。獲得了這12.5BTC。

南韓擬禁虛擬貨幣交易 比特幣暴跌25%

2018-01-17 10: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受到南韓的「打壓」,虛擬貨幣比特幣今天在亞洲市場暴跌25%!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盧森堡Bitstamp交易所,比特幣價格崩跌,價格來到1萬182.00美元。 南韓企劃財政部長金東兗表示,政府將提出一系列措施,打...